学院新闻

下乡实践速递第三期|规划未来,赋能乡村——科技融入振兴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11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筑梦乡村,建工赋能”实践队充分发挥建工学生专业优势,根据山下金村村委提出的需求,对村貌改造开始系统性的设计规划,并于7月4日开展成果交流会。

3266B

▲山下金村改造前后对比

实践队员们为山下金村设计村落LOGO及一系列传承红色基因的乡村文化产品,深入挖掘山下金村文化内蕴,充分展示该村革命先辈在解放斗争时的无畏与牺牲,充分展示该村党员干部在“红色遗址”修缮时的团结与担当,充分展示该村青年在乡村振兴时的创新与活力。

A414

▲部分LOGO设计

在LOGO 的设计上,实践队员借山水呼应台州生态、以 “金” 字锚定村庄、用红色串联基因,构建起地域、村名、文化传承的视觉叙事,让山下金村在台州语境下,既彰显自然特色,又传递红色底蕴 。

E666

▲文化步道案列示范

在文化步道的设计上,实践队员以“黄茅山藏红色根脉,山下金承革命荣光”为精神原点,串联起中共温岭独立党支部成立、北乡农民运动、游击队编入红军、温岭县委机关迁移至黄茅山、村干部推动“红色遗址”修缮的系列故事,将山下金村的红色历史节点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空间叙事,让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响里。

321BF

外部指示牌案列示范

在温岭县委旧址提升改造上,实践队员提出应对旧址进行保护性扩建保留其原有建筑风貌,提出在馆内结合VR、全息投影等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现历史场景,提出在外部增加绿化、休闲座椅、指示牌等设施提升参观体验。

4E5DF

围栏设计示范

在村内河道改造上,实践队员以 “碧水映丹心,围栏述英魂” 为理念,提出在河岸增设镌刻着展示金忠烈、金大姐、金伯春、王士俊、金保生、金度手等温岭地区与山下金革命根据地紧密相关的革命先辈事迹的木制围栏,将功能性的安全防护与红色文化传播巧妙融合,让流淌的河水与凝固的英雄故事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27155

“红色长廊”案例示范

在村口墙面美化上,实践队员提出打造 “红色长廊”。通过连续壁画,生动呈现山下金村游击队参与的重要战斗场景,如游击队与敌人激烈交火、于山林迂回作战、配合红十三军二团(师)第一游击大队执行任务等画面,以写实融合艺术夸张手法,凸显战斗激烈与战士英勇无畏,让静态墙面成为红色故事的鲜活载体。

2914F▲实践队向山下金村村委汇报成果

山下金村村委对实践队员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辛勤付出与卓越成果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这支年轻的队伍以扎实的建工专业素养为笔,以非凡的创新活力为墨,在村庄的红色沃土上描绘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动人画卷。

121FA

▲薛军新老师作为代表进行授牌

薛军新老师代表实践团队,向山下金村近期给予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他强调,正是村里提供的这片充满红色底蕴的实践沃土,让队员们得以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深度对接,在文化步道设计、河道围栏改造设计等具体工作中,既感受到了村委的信任与村民的热忱,也真切体会到了乡村振兴对青春活力支持的迫切需求。

会后,山下金村村委与学院双方就未来深化合作达成高度共识,并举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建工学院将持续输送专业人才和创新理念,围绕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山下金村则继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一线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定能让山下金村的红色文化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2310E

▲实践队部分成员合照

文:薛军新、方昕/图:蔡秋垚、王梦凡、寿焓莹/审核:潘瑛、汤爽/责任编辑:陈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