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2015年度大学生力学竞赛成果展示
本届力学竞赛共计181名学生参加校赛,18人获奖;3支代表队共9人参加省赛,荣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在参赛的37所高校中整体排名第二;其中刘树元、李瑞鸽老师指导的谢雨冬队最为出色,其作品“山鹰SLR4”在参赛的113支代表队中夺得头魁。
指导教师7人:沈一军、刘树元、李瑞鸽、邵国涛、姜凤华、俞静、熊浩,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获得一等奖的参赛学生为:谢雨冬、吴泽忠、陆柏臣、冯浩、杜望金和朱兰智龙,获得二等奖的参赛学生为:周启智、陈祥和王兴。

图片1 力学竞赛参赛作品“山鹰SLR4”

图片2 力学竞赛参赛作品“恋空” 图片3 力学竞赛参赛作品“踏风”

图片3 力学竞赛制作现场 图片4 力学竞赛发射现场

图片5 力学竞赛参赛师生合影
指导教师介绍

姜凤华,自2012年起多次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由浙江省教育厅举办的省A类浙江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在首届力学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得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的好成绩。在第二届力学竞赛中,我校学生更是取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学校排名并列第一的突破性的好成绩。第三届和第四届力学竞赛我校继续保持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也多次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2013年被评为校优秀指导教师。

李瑞鸽,女,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副教授,指导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方案。

刘树元,台州学院力学竞赛、结构竞赛参赛队指导教师,共计参与3届省A级学科竞赛。在近两届全省力学竞赛中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参赛队伍已经获得两项一等奖,在今年的全省力学竞赛中作为第二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参赛队获得二等奖;在2015年度的浙江省结构设计竞赛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参赛队获得二等奖。

沈一军,台州学院力学竞赛、结构竞赛参赛队领队,共计参与10届省A级学科竞赛。其中力学竞赛,近四年来在全省高等院校中总体成绩排名保持前二;结构设计竞赛在2015年度取得突破,在全省本科院校中总体成绩排名第三。
获奖学生介绍

谢雨冬,13土木工程3班,作品“山鹰SLR4”制作者,队长。从小喜欢骑车的我,尤其是在大学阶段,骑行改变了我,让我学到了做任何事都要去坚持,去拼搏,去挑战!参加力学竞赛也是如此,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做铺垫,需要不断地去创新,还需要坚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友谊。希望之后的学弟学妹们继续拼搏,为学校争光!

吴泽忠,13土木工程3班,作品“山鹰SLR4”制作者。这次参加第四届浙江省力学竞赛,通过不懈地坚持和努力挺进了省赛并取得了省第一的好成绩。这一路走来,很感谢指导老师的殷勤栽培及鼓励。此外,还要感谢从组队到最终走到一起的队友,没有他们的睿智和判断力,也不能站在领奖台上,相信团队的魅力就在于互相信任,互相扶持,一起成长,和队友的磨合虽然消磨了一定的时日,但是之后彼此获得的默契感才是心灵上的升华。

陆柏臣,13土木工程4班,作品“山鹰SLR4”制作者。首先感谢指导老师这三个月的的带领,在制作飞机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我们给了很多实用的意见。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每个人的团队合作能力大大增强,并对自己在一个团队中的定位适应也有了一个稍微明确的标准,这对我们以后在社会上的立足增添了一个有力的砝码,可以说在自己动手,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也非常感谢这次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

周启智,14土木工程4班,作品“恋空”制作者,队长。怀着对飞行的浓厚兴趣,参加了此次力学竞赛.为此付出了很多,比如很多课外时间和自己的全部心血。但是收获了不仅仅是飞机翱翔时的兴奋,更多的是为了梦想去拼搏的竞赛精神,同时也结交了很多朋友。即使失败,我还将在那个地方继续战斗。

陈祥,14土木工程3班,作品“恋空”制作者。基于上学期参加结构竞赛时对竞赛产生的兴趣,报名参加了此届力学竞赛。参加此次竞赛原因一部分是为了去省赛拿奖,但最重要的是想在本次竞赛中学到一些东西。为此我从8月24日开始回校参加集训,开始奋斗,一直到11月21日省赛结束,兢兢业业,从未停止过。其中有过失败,有过挫折,有过迷茫,但却从未放弃过。虽然在最后省赛过程中发生了诸多不利因素使得最后没有获得我想要的成绩,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学到了手工,学到了交际,学到了坚持,学到了抗压能力,更收获了友谊。对于本次竞赛,我无怨无悔。

王兴,12路桥工程2班,作品“恋空”制作者。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我们这个参加浙江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的报名机会,其次感谢各位带队老师和指导老师,在各位指导老师的默默付出和鼓励,我们取得了好成绩。在这里我衷心的说一句:老师,您们辛苦了!通过这次竞赛,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付出终有回报,遇到困难要冷静思考,迎难而上,,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冯浩,13给排水2班,作品“踏风”制作者,队长。从上学期的结构设计竞赛到这学期的力学竞赛。不知不觉中在实验室度过了6个月。很难相信自己可以坚持下来,有苦有泪,我做到了。这两次的省赛经历却是那么不一样,不同的指导的老师,不同的队友,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竞赛内容,唯一没变的是对梦想的追求!两个省赛两个一等奖,也许在别人看来是那么的炫酷,也许只有参与者才会明白其中的情况,老师说的很对,真正参加这个比赛你可以学到什么,只不过是锻炼自己的心智,让自己嘈杂的心可以在一个地方沉淀。在实验室度过的时光,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希望我校的竞赛越办越好!

杜望金,14土木工程2班,作品“踏风”制作者。三个月的努力换来一个一等奖,在获奖的瞬间喜悦并没有想象中来的那么强烈,究其缘由,三个月的探索,改良,坚持,最后我做到了,我只想说:“I deserve it!”

朱兰智龙,14土木工程4班,作品“踏风”制作者。三个月的拼搏换来了省赛一等奖的回报,而期间激发的灵感更将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